95%的“自然缺失症”,这项教育不该再被忽视
时间: 2021-04-22 来源:
分享到:

自然缺失症

一部《陪你一起长大》的播出,将社会大众的目光再次聚焦在中国鸡娃教育的焦虑现状上。鸡娃妈妈的教育焦虑几乎充斥在每个家庭,孩子不是在培训班上就是在去培训班的路上,动画片和电子游戏成为仅剩的唯二娱乐方式,他们被迫成为被圈养在室内的一群人,少有放肆玩耍和接触自然的机会。抑郁、焦虑等情绪已经从成人群体向儿童群体蔓延,而很多家长还看不到问题的严重性。

生活在互联网、应试教育、钢筋水泥丛林的人普遍存在与自然割裂严重的情况,而在儿童群体中这种情况表现出更为严重的后果。早在2008年,美国著名作家理查德·洛夫就在他的著作《林间最后的小孩-拯救自然缺失症儿童》中提出了“自然缺失症”这一概念,后来丹麦的奥胡斯大学,再次提出这一概念。

他们通过大量的实例研究发现,成长在都市里少有机会接触自然的孩子更容易出现肥胖、身体疾病和心理疾病,近视的概率也更大,因为他们基本都看电子产品,赶作业,没时间看外面的阳光,眼角膜易疲劳。而在自然、绿色环境中成长的孩子,长大后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疾病的风险能降低百分之五十。


我们的孩子正在患上自然缺失症

我们的孩子正在患上自然缺失症,这一点毋庸置疑。激烈的教育竞争,疯狂的鸡娃教育,总是用结果说话,考试成绩、考级成绩成了考量孩子是否优秀的唯一标准。功利当头,家长也更愿意花时间带孩子找各种各样的兴趣班,恨不得把周末时间都用来发展兴趣。

有位妈妈说:虽然每天兴趣班多,但都像是玩,没什么压力。

可你知道孩子心里想的是什么吗?一个又一个兴趣班,就连课间在操场玩一会,还要被限制时间。

孩子被一个个兴趣班限制在室内,少有在野外疯玩的机会。在中国仅有5%的母亲会放任自己的孩子在大自然中自由探索,大多数父母认为毫无安全保障的野外对孩子来说太危险,也不太能接受孩子在户外玩耍时弄得浑身脏兮兮。孩子希望亲近自然的天性被压抑,而我们的教育对此还不够重视。自然缺失症概念的提出已经有十几年,我们的自然教育却还在探索阶段。


自然教育课程

意识到自然教育的重要性,上海多所国际学校已经尝试着将自然教育纳入到本校的创新课程或生命教育课程,增加孩子与自然的接触。


如上海赫德双语的“三月寻春诗会”,老师带领学生感受室外姹紫嫣红的春意;

上海托马斯学校的“崇明岛自然研学”,学生在没有车水马龙的自然乡间自由奔跳,观察各种只在书本、影片中看到的动物;

上海西外的“神农本草园”,孩子在园地里亲自种下各种药草;

上海美高的“环保·废物再利用”,学生从已废弃的物品中再回溯产品生命历程用创意使其废物再利用;

上海诺科的“花花趣味运动会”,组织学生参加各种趣味运动项目;

还有上海诺美的园艺社团,学生在学校后花园自己种植各种果蔬花卉,体验种植过程。

(图片及课程资料来源:爸爸真棒微信号)


可以明显地发现,这些自然教育课程和自然教育活动,唤醒了学生沉寂已久的生命活力。


带孩子走进自然

长期处在城市环境里的孩子,只能被动地接受一些知识。比如最普通的猪、马、牛、羊等动物,现在的孩子更多是通过影像、图片才能看到,他们没法感受大自然中不同物种的生命连接,也体会不到大自然共生共荣的关系。孩子不能感受到自然环境的优美,不能启用各重感官接收自然各物种的生命信号,失却对自然环境的观察力和敏觉力,是危险的。自然教育的缺失会间接损害儿童道德、审美和智力的成长,一个从小对生命和自然失去敏感的人,又怎么能珍爱自己和他人生命,主动关心地球环境和人类命运呢?

不为别的,只为还孩子一个奇幻多彩的世界,补足孩子身心成长所需的自然环境,学校和家长也应该重视起孩子的自然教育,不要再剥夺孩子亲近自然的机会。中国的教育大环境一时半会不会有太大改变,但学校和家庭可以通过包括种植和园艺之类传统方式让孩子多亲近自然,增加户外活动,散步、露营、野外垂钓或野外动物观察等,更多地带孩子走进自然,缩小孩子与自然的裂痕。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