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学教授指出中国学生在国外大学的五大学习困境 走出误区很重要
时间: 2019-10-18 来源: 互联网
分享到:

很多家长和同学在留学的问题上,往往都把重点放在了留学的准备和申请上,对于留学生活缺乏常识性的认知和概念。但实际上,很多中国学生在国外大学的学习和生活会有些不适应,尤其是初期会遇到不少困难。比如,跟不上学习节奏,又或是无法理解国外学校里的交往之道等等,往往会造成留学生活的不便。

 

没有自我驱动力


根据相关研究结果,留学的原因大致有五个,分别是个人动力、逆向动机、父母影响、全球化影响和外部因素。大部分中国学生缺乏的,就是自我驱动力。留学是一个全面自我提升的机会,是一个接触顶尖教育资源的机会,是一个丰富知识储备的机会。留学是对自己未来和梦想的投资,但是很多中国学生把留学看成是完成任务,无法充分发挥留学的价值。

只看重学习成绩


受传统教育的影响,中国学生对于学习成绩的有很高的热情度,但是对于获取知识的本身却没有那么积极。作为留学生,在美国高度发达的教育系统中,短时间内取得优异成绩的可能性不高。因此,很多中国学生会因为成绩不好而陷入自责情绪中,这种情况下如果再不调节心态,就会进入更严重的恶性循环。


不愿意向导师和教授提问


 
亚利桑那大学的一位教授在一次问卷调查中写道: “不论我怎么鼓励我的中国学生,他们就是不说话!在我的课上,最安静的一群人肯定是中国学生。他们不说话,我无法确定他们是否听懂了我讲的内容。

习惯了老师单向输出的授课形式,中国学生到了国外大学,即使没有理解课上的内容也还是害羞不敢与教授和导师交流,导致没有真正掌握知识,教授也不能及时掌握知识的情况。

 

不愿意参与课堂讨论


在国外的大学,经常会有讨论课,这不是国内基础教育阶段简单的老师提问、学生举手发言,而是真的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中国学生几乎不会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很多学生甚至都没有观点。中国学生习惯于揣测出题者和老师的喜好,而忽略了自己也要有观点、有想法。有了自己的想法,很多中国学生也无法在同学面前准确、清晰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可能是英语表达能力不足,也有可能是怯场无法在一群人看看面前说话。

缺乏批判性思维


纽约大学教授说: “中国学生擅长总结,却不会批判、分析和提出自己的观点。

要辩证地看待事物这句话几乎所有中国学生都背诵过,但是仅仅停留在了背诵这一步,没有应用到实践中。批判性思维可以帮助我们动态地看待事物,是对某件事的深入理解,而不是静态且单向的肤浅理解。有大学教授明确指出过,成功的中国留学生需要具备三大因素:强烈的动机和自我驱动力、良好的语言技能、良好的文化适应能力。你会发现,这三点与我们前文中提到的五大症结存在关联性,所以说一旦突破了这五点,势必就能让留学生活成功翻盘。

拿到大学offer不是结束,而是留学生涯的真正起点,想要学有所成势必要努力成长为更优秀的人。这些由众多留学先行者们总结出来的经验教训,尤其值得准留学生们警醒。在留学之前,就针对性的提高个人能力和学习习惯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自然能快速有效的融入留学生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