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蔓延、留学“退烧”、国际局势动荡的多重影响下,有学校对双轨制的内涵及办学模式提出了新的想法。
关于双轨制教育,许多家长对其概念和具体内涵的所在依然模糊、蒙昧。在择校时,容易简单地将学校分为体制内和体制外两大类,选择体制内学校即是中式教育,选择体制外即是西式教育。其实,家长对双轨制教育的这种理解也不能说是错的。传统意义上的“双轨”就是指学生高考升学或出国留学这两个升学方向,及在这种理解下形成的中西方两种完全不同的教育模式、理念和课程形态。
国际学校VS普通学校
目前国际学校和普通学校的区分即是由此而来。国际学校采用外国教育模式,在高中阶段提供国际课程和国际学籍,课程内容中英文教学比例高,升学剑指国外名校;普通K12学校的课程体系遵照国家大纲标准课程,以国内高校为升学目标。但随着国际教育的发展,这种非此即彼双轨分道的教育模式也表现出了越来越多的教育弊端。接受外国教育模式的孩子国文素养不足,国外文化适应艰难,出现教育偏差。国内的普通K12学校升学压力大,批判性教育欠缺,孩子的思辨力、创新力不足。是国内高考还是出国留学,家长对孩子的K12教育规划面临两难抉择,融合型的双轨制教育也在这种情况有了新的内涵。
双轨制VS单轨制VS分支制
了解新型双轨制教育前,家长需要知道中西方现有学制由来。
双轨制源于19世纪的西方欧洲,在当时分指为资产阶级子女设立的自上而下的精英学术教育轨和为劳动子女设立的自下而上的职业教育轨。两种教育轨制相互平行,既不相同也相接。英、法、德即是典型的双轨制代表。自上而下的精英学术教育,利于尖端人才的培养,但自下而上的劳动者职业教育却也剥夺了劳动人民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西方学制除英、法、德的双轨制外还有美国的单轨制,这种学制不对个人身份进行限制,所有学生在同样的学校系统中学习,各级各类学习相互衔接,利于教育普及,但教育水平参差不齐,效益低下。
我国采用的是分支制,源于苏联,是一种介于双轨制和单轨制之间的学制结构,在初等教育阶段强调共同的基础性教育,到中等教育阶段再分为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两个分支。这种学制利于教育普及,也能保持较高水平的学术性,但课程繁芜不够灵活。
“中西共融”的双轨制教育
现下的双轨制教育已经脱离了原来的学制概念,在市场和国际学校办学需要的双重催化下产生,有了新内涵。一方面,近年来家长的教育理念发生转变,希望孩子接受比较全面的素质教育,并且中文和英语都能达到母语的标准,为未来孩子有可能出国做好准备。另一方面,即使学生不出国,家长也希望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强,能适应未来国际化人才的需要。对于未来留学持观望态度的家庭,普遍希望学校能够二者兼顾,给孩子预留更多的选择机会。一种让学生能够同时在两种教育轨道无缝衔接和自由切换的办学模式也由此产生。
国际学校的双轨制教育朝着“中西共融”方向发展。“双轨”不再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教育模式,而是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的升学组合。“双轨”分主轨和副轨,主轨是家长和学生的第一选择,副轨为第二选择,两者并存,学生可更加滋生发展情况和国际教育形式切换。国际教育的概念由出国方向转向课程融合,双轨制的意义也转变为“学校融合中西方不同的教育,给学生提供至少两种自由选择的可能。
双轨制的教育规划
目前实行双轨制的学校主要可以分为含有小学、初中、高中的多学段国际学校和兼顾国际国内的国际高中两类。在多学段的国际学校中,部分学校含有普通高中部和国际高中部,如天津英华国际学校;另外部分学校仅有国际部,如上海协和教育集团。虽然学校在高中阶段提供的最终升学通道仅有一条,但在小初阶段也为学生提供了双轨规划。
小、初阶段的双轨制培养以学校理念为核心,注重多样性的培养,K12国际学校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课程和培养方案,让学生在面对九年级的出口选择时更从容。如北京的二十一世纪学校,根据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开设了230门选修课程,满足学生全面且多样的发展。
而在高中阶段提供双轨教育的国际学校一般会在中考后对学生进行两种升学方向的分流,根据学生不同的选择提供个性化和针对性导向更强的升学指导。虽然升学方向会分流,但课程设计对学生的育人目标却不会因此分流。课程体系里会为升学提供辅修课程、必修课程和自主选修课程相结合的课程内容,巩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在疫情、国际局势等方面的综合影响下,留学“热”迎来“降温”。虽然对于国际化学校中的很多家庭来说,出国留学仍是首选,但家长在面对未来防疫常态化,国际局势多变局面将对孩子未来留学带来的未知影响却不能不提前考虑。主轨和副轨相结合的升学模式,对家长来说是应对未来变化的一种新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