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政策出台,让国际学校教材选用更为严格,由于学生的升学方向与升学目标各不相同,往往会在教材中加入境外课程内容,但在2019年就有政策出台——中小学不得引进使用境外课程与教材,2020年中小学教材再次“加框”。
政策解读
4月17日,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印发2020年中小学教学用书目录的通知》,公布了2020年普通中小学、特殊教育学校和体育运动学校教学用书目录和用书要求。
分别从新教材的使用、教材管理审查两方面对中小学教材提出严要求。这也使得行业人士对义务教育阶段教材的关注度进一步提升。
教育部要求,义务教育阶段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全部使用统编教材。国家课程其他学科使用《2020年义务教育国家课程教学用书目录》中的教材。
还有就是中小学教材不得夹带任何商业广告,教育部“重拳出击”,对中小学教材提出了十分严格的要求。
国际学校同样适用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出台的政策同样适用于国际学校的义务教育阶段,这就意味着中小学阶段在教材选用方面更加“被动”。这为了避免国际教育行业教材出现鱼龙混杂的情况,所以政策对其约束十分严格。
尤其是北京和上海地区,由于学校聚集性大,便严查境外教材引进,上海市教委明确指出,对上海以“中外融合”课程形式开展国际课程试点的21所学校,和以“拓展型研究型”课程形式开展国际课程的试点高中学校所采用的进口教材进行审查。
北京市教委要求在引进教材在内容上不得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同时,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或项目在教学中使用的讲义、教案等国(境)外教学素材参照本办法管理。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引进教材的选用管理,按照相关法律法规执行。
国际学校如何应对
义务教育阶段不得引进境外课程、使用境外教材已成事实,这已经成为办学者的一大考验。那么在政策影响下,国际学校如何应对才能兼顾政策要求与办学特色?
在国家对教材审查日渐趋严,国内传统文化等教育比重增加的情势下,学校也需要适度调整自己的课程体系,以应对这些变化。
>>义务教育阶段适度调整课程体系,根植文化传统
国际小学与与体制内的英语学科教学需求不同,选用的学习资源和教材也有所不同,可以在接受国际教育的同时,也要扎根于自己的文化传统,具有中国情怀,可以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理念渗透到学校建设的各个领域。
中华民族的文化身份认同不仅仅体现在说普通话、写方块字方面,更体现在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学习与认知上,近两年,也有很多学校在国际课程中加入书法课程、国画课程等。
>>高中升学阶段依从政策规定,境外内容本土化
高中不属于义务教育阶段,为了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吸收优秀课程文化,从而深化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经过批准和审查,可以引进国际课程与教材。但也仅限于经过批准的中外合作办学或者融合、探索、研究型课程项目,没有经过批准的高中也同样会被禁止。
国际高中可以在国家规定的课程和教材的基础上,融入国际先进的理念和方法,以保证学校的办学特色。把国际课程和本土课程进行对标,以本土课程和教材为基础查缺补漏,既不违背政策规定,同时也保证了国际化的品牌与影响力。
如何兼顾政策与课程内容是一项长期挑战,做好课程建设,还需要学校推陈出新,不断探索,在选择和引入教材时要严格遵守国家政策,充分发挥“中外融合”的优势。
如果您正在或者准备为孩子申请上海的国际学校,扫描二维码添加择校老师。我们有专业的教师团队能够为您提供择校备考上的帮助:
上一篇:英国难申请的专业之一——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