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昊,领科2019届优秀毕业生,收到牛津大学、伦敦帝国理工学院、伦敦大学学院等3所英国G5大学的4份录取通知书以及曼彻斯特大学的1份录取通知书。
四年国学课是我成长法宝
“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这句话出自《论语·颜渊》,首次听到是在初中领科双语实验班国学课上,现在它成为我时刻警示自己的一句名言。从小就很喜欢看历史小说,很羡慕那些学过四书五经的古代人物,不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还拥有很多为人处世的大智慧。我生在科技发达的时代,最重要的学习内容是数理化和英语,虽然也有语文课,仅是“小学”——识字和写作,很难有机会学习真正的国学经典。弘一法师说:“凡事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因它在传递你心间的声音,绵绵不绝,遂相印于心。”这句话在我的身上得到了印证——我的初中学校开设了国学课程,跟着国学老师们学习我自知欠读且早就想读的经典原著。
在所读经典里,我最喜欢《论语》,因为老师讲得非常有趣。尽管我们读的是一句句话,但老师让我们看见的却是一个个人,最后,留在脑海中的又是一个个道理。而这些道理指引着我前行,如在人际交往时,我会谨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又如在申请牛津大学时,我坚信“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再如离家求学时,我便明白何为“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尽管我不能将《论语》十二章读得烂熟,但它会是助我成长的枕边书。我也会在学习生活中去体会和践行这些道理,朝着儒家君子人格而努力。
因为一个人而爱上一群人
一直以来,我的学习成绩保持的比较好,整个过程顺风顺水,尤其在数学方面更是得心应手。“厄运来临”的毫无征兆——几何是我的死穴:明明把知识点都记住了,一做题就是不会,考试成绩也是一落千丈,就这样陷入了束手无策的境地。习惯了顺境,突然陷入困境,除了手足无措就是焦虑逃避。尽管内心一万个焦急,迫切想要回到曾经那种游刃有余的学习状态,但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去摆脱这种困境。在实力不允许的情况下,陪伴我的就是日复一日的消沉和颓废。很幸运的是,数学老师发现了我的异样,并与我进行了深入交流以及分析问题所在。在老师的帮助下,我渐渐寻找适合自己的思维方式去理解几何知识点和解决几何题目。尽管刚开始成绩的提升不著见效,但老师会不断鼓励我,只要打好基础,成绩一定会上升的,并告诫我不要急功近利。
有了这段力不从心的学习经历,我便明白人在困境中,越是拼命挣扎,越是焦虑痛苦,也就陷入的越深。此时的我们,应该学会寻求帮助,毕竟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而团体的力量才是无限的。况且在我们得到帮助的同时,不仅能解决当下的难题,也能留下好的记忆,这有助于我们成为积极乐观的人。就像我会一直记住数学老师的主动关心和耐心帮助,这让我对数学更加有兴趣,觉得老师是一群可爱的人。
从白色污染到选择材料工程
在此之前,我从未深刻地思考过自然环境和人类个体之间的关系。然而,一堂化学课、一部纪录片,将我引入到一个广阔的世界。这是一部关于白色污染的纪录片,它讲述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我们生活带来舒适便利的同时,却给其他物种和人类送去了巨大的危害甚至物种灭亡。它深深地震撼了我的心灵,我开始上网搜索相关资料,甚至想为了保护环境,看看自己能不能做点什么。但我发现在全球各国实施“限塑”与“禁塑”的政策下,白色污染依然愈演愈烈。同时也记住了一位工程院士说的话:“现代人的生活离不开塑料,越来越多的人也注意到塑料带来的污染。‘限塑’乃至‘禁塑’是很重要的政策,但用什么去代替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为此,我决定选择材料工程专业,去寻找那种新型的材料。恰好,我很喜欢化学,更幸运的是,在牛津大学面试时,面试官问了我思考很久的问题——为什么选择材料工程。也许,我这辈子倾尽全力都找不到那种环保材料,但我希望自己是个一直有梦想、敢大胆做梦,且义无反顾地朝着前方大步走去的人。
初见林昊同学,他文质彬彬、清秀呆萌,看起来像学习文科的男生,没想到他大学申请的是材料工程专业,对物理化学与科技环保充满热情。而深入接触后,又了解到他的文气是源于他学习了四年国学,的确印证了那句“腹有诗书气自华”,真的很羡慕这种既受过系统化的理科思维训练又兼顾人文修养的人。用林昊同学自己的话就是“读书和进入世界名校的意义是获取真理更是知晓人生智慧”,我们希望他最终能成为他理想中的人:有仁爱、有担当、有理想、有情怀和有温度的理工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