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13日,丘成桐中学科学大赛全球总决赛在清华大学数学系隆重举行。任书良教育基金会奖学金周恩来班12年级学生王元秀,凭借论文《基于大气折射效应和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研究太阳可视形状的变化》,获得了本次大赛物理组银奖、国内赛区一等奖!
此项目源于王元秀同学物理老师Brahim El Fadil的课程作业——“举出实例解释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的尺缩效应”。整个研究过程是微积分、统计学、力学、电磁学、光学和计算机编程基本原理及处理问题方法的一次综合演练。王元秀同学在物理老师Brahim El Fadil和数学老师Zhisong Lian的指导下,用长达1年的时间研究太阳可视形状的变化,并得到了有意义的结论:太阳的可视形状在日出和日落时最扁,正午时最圆,但由于受到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尺缩效应的影响,正午的太阳依旧并非圆形而是椭圆;以大连为观察点,一年中最圆的太阳发生在二月末的正午时分;大气折射效应对太阳可视形状的影响较大,狭义相对论的尺缩效应影响较小。基于这个项目,王元秀同学不仅斩获了丘成桐中学科学大赛物理组银奖,而且在美国地球科学权威期刊上发表了1篇20多页的论文。
今年大赛在国内原有13个赛区的基础上,新增了美国赛区和亚洲赛区,共收到702篇来自全球优秀学生团队的研究报告,经过各学科领域专家科学、严谨的选拔,历时4个月,5轮评比,最终决出92篇研究报告入围总决赛。总决赛由世界顶级科学家担任评委,参赛学生通过两天封闭式的面试和答辩,角逐六个领域(数学、物理、生物、化学、计算机、经济金融建模)的金(1)、银(2)、铜(3)、优胜奖(5),及1枚六个学科综合大奖——科学金奖,共61个奖项。
数学大师丘成桐先生坚持并倡导“培养和发现人才应从中学开始”的教育理念,将国际化竞赛的组织、选拔模式引入中国,自2008年开始设立丘成桐中学数学奖,旨在推进中学科学发展,激发和提升全球华人中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和创新能力。
历经十一年,丘成桐中学科学奖已形成以科学为总体框架,以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经济金融建模六大学科为基础的中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累计1500余所学校,7300余支队伍参加比赛,覆盖国内28个省市自治区和北美、新加坡等多个海外地区。共230个学生团队的482人受到奖励。240余位来自全球的科学家担任评委或顾问。超过1/2的获奖中学生经推荐分别进入清华、北大、哈佛、MIT、耶鲁和普林斯顿等中外知名大学就读,其中不乏入理想大学后依然坚持学术研究的科研人才。
丘成桐出生于中国广东省汕头市。1969年香港中文大学数学专业毕业后,他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深造,22岁便在陈省身先生的指导下获得了博士学位。他先后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纽约州立大学和斯坦福大学任职。于1987年起任美国哈佛大学数学系教授至今,并于2013年起任哈佛大学物理系教授。
丘教授在培养年轻数学家方面也付出了巨大精力。他指导过超过66位博士生,并积极向大众宣传数学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和意义。丘教授担任了香港中文大学数学科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晨兴数学中心和浙江大学数学科学研究中心的主任职务。2009年12月,丘成桐受邀成为清华大学数学科学中心的首任主任。2011年,当选“清华学堂人才培养计划”数学班的首席教授,指导数学班的建设。
王元秀简介
王元秀同学2017年8月1日入读任书良教育基金会奖学金周恩来班,入读后成绩优异,科研兴趣日笃,且多次获得国际、国家级奖项。她于2018年3月独立完成书作《最美是上学-亲历美国中小学精英教育》,该书已由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在全国网站和书店发行。
2018年10月,基于科学老师Kyle Hughes的项目作业,王元秀完成大连水环境的报告,该报告已被国际会议2018 IConCHE接收并出版。王元秀同学还曾获得两项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和一项中国发明专利。
上一篇:记2019学年世外教师凝聚力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