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西南位育中学东校区初一年级采访赵国屏院士活动
时间: 2019-11-11 来源: 西南位育中学
分享到:

近日,在老师们的带领下,西南位育中学东校区初一年级的学生代表施逸德、顾孙林、王婧儒、何雨潼有幸前往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所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采访著名的分子微生物学家赵国屏院士。赵老师虽然已年逾七旬,但是他神采奕奕,矍铄的眼神闪着坚定又平和的光芒。

在采访中,顾孙林同学向赵老师讨教成功的秘诀,赵老师拿他攻克SARS病毒的经历对这些充满好奇的“小伙伴”们展开了教育。尽管他是研究肠道微生物的专家,对病毒并不熟悉,但是当萨斯病毒来了,他当仁不让,承担起了研究萨斯病毒的重任。之后他锲而不舍地研究萨斯病毒,碰到困难自己下决心解决,翻遍所有相关书籍,最终 “吃透”了萨斯病毒的“来龙去脉”,为他的研究打下了极为扎实的基础。同学们听到这都由衷地为赵老师的坚持不懈而感到敬佩。

“只要思想不落魄,办法总比困难多。”是的,努力学习,储存丰富的知识,有了知识做基础,才有了解决问题的工具。赵老师用自己的经历鼓舞着在场的师生,同时还不乏幽默地拿《笑傲江湖》启发同学们:令狐冲因被罚面壁三年,无意间发现五大剑派的招式和破解招式的方法,便潜心学习了所有招式和破解每个招式的方法。一次他与一个樵夫比武,樵夫的剑法毫无破绽,但令狐冲最终还是把破不了的祖传剑法给破了,而他靠的便是这几年的潜心学习,使他积累了看出破绽的技能。所以,打好基础是必不可少的。同学们听了这个有趣又生动的例子,感悟到在如今知识获取便捷的时代,更应该找对途径努力学习,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打好了基础,也许就能和令狐冲一样所向披靡了。

之后,施逸德同学询问赵老师作为一个科学家有何成就感,赵老师说,搞科研活动大多是有挫败感的,如果成功了就会有成就感。其实成就感大多来源于造福人类。能推动人类进步一小步就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了。赵老师表示,不擅长病毒学的自己对萨斯病毒研究项目感到压力很大,但却选择迎难而上,通过努力的学习和反复的实验最终取得成功,其最大的动力就是来源于对社会的那份责任感。同时赵国屏院士也向各位未来的国家栋梁们发出他的寄语,一定要做一个善良、乐于助人、 对社会有用的人!

通过这次的采访,同学们感受到了做科研工作的不易,也对那些推动人类发展的科研人员表示无比敬佩。正如“绳锯木断,水滴石穿”,每个人推动人类进步一点点,人类就能有很大的进步。西南位育中学提倡激发学生的成长自觉,积极践行“扬长激励”的原则,鼓励孩子们多了解像这样真正为人民所崇拜的榜样人物,学习榜样身上的良好品质,从内心深处激起向榜样靠近的上进心,感染更多学生向榜样学习,在全面发展、自觉成长的道路上一步步走向卓越。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