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The Master of Nets Garden》到《Whom To Sit With与谁同坐》,两部取景于苏州、表现传统文化的纪录片,让我们注意到了它们的导演——中加枫华国际学校章苏文Suvon同学。
中加枫华国际学校高三毕业生章苏文是土生土长的苏州女孩,她成绩优异、GPA保持年级前十,拿到“Fellowship award”;她热爱电影,担任RVD社社长,连续两届电影节拿到“最佳纪录片奖”;她自嘲“精分体质”,喜欢静下来剪辑视频、弹尤克里里,也爱动起来打曲棍球。
章苏文并不是按部就班的女孩,她有很多想法,且勇于尝试。收到offer后,这位鬼马少女发现自己更想体验不一样的生活环境和课程体系,萌发去北欧念书的想法。
专访章苏文:“古灵精怪”代言人
“我叫章苏文,喜欢做梦”
我叫章苏文Suvon,喜欢做梦,老幻想自己会武功会唢呐。也常幻想如果能分身,恨不得能同时去日本、北欧、香港、加拿大上学。很想去北欧是因为那里的气质非常吸引我,想体验一下不一样的课程体系和生活环境。
RVD社是高中生涯里最美好的记忆
我高一就进RVD了,两届社长都对我影响很大。高一时的社长Lindsay有一种对电影的浓烈热爱,这种力量很吸引人。她特别会带社员,很有决断力。
高二时的两位社长Suri和Robert配合的很默契。将社团活动安排的井井有条,他们也喜欢和社员积极互动,为社团争取更好的活动空间。因为他们俩的信任,我高三有幸和刘芃一起担任RVD社长。这项任务比我想象的要复杂,要鼓励社员产出脑洞、花时间拍摄剪辑,每场活动都得提前准备。有时因为意见不同,还要组团和负责老师debate。
在刘芃身上我学到很多,特别感谢她这一年的并肩同行。
记录和传承苏州文化是苏州人的责任
我挺喜欢用纪录片的形式来表达我对某场活动或某个地方的感受。它的节奏是慢慢的,像一部可以看的散文诗。强烈安利最近在网上看到一部纪录片,叫《是面包是空气是奇迹啊》。
我高二那年很怕SCiFF(枫华国际电影节)取消纪录片奖,因为听说每年拍纪录片的人都很少。我的第一次尝试就是网师园(《The Master of Nets Garden》)那个视频,那段时间在园林当中英文导游,有些感触,就想通过视频方式记录。
枫华的DFT课正好给我一个契机。这次的苏州博物馆纪录片也是因为暑期义工的经历,和校内外的朋友们一起制作了中英两版。希望未来枫华电影节会有更多投稿纪录片的选手。
“我爱团魂炸裂的曲棍球队”
曲棍球队是我在室友刘欣跃的积极影响下,在高三中旬才入队的,以前从来没有加入过任何体育运动队。真的太震撼了,虽然学校的hockey team宣传不多,但是队内超级团结,也都不嫌弃我球打的烂。有次和其他学校打比赛,球队团魂冲顶,最后拿到第二名,真的感动坏了!
赶在deadline之前完成作业
大家的学习方法都不大一样。虽说deadline是第一生产力,我比较倾向于在deadline几天前就完成作业,这样不会急躁匆忙。
课上积极回答,平常和喜欢的老师多交流就没啥问题了吧。还有考试周前要努力点复习,考后一定吃点好的,顺便祈祷自己有个好成绩。
“在枫华,让我找到光”
初中时期的我不太自信。在中加枫华慢慢找回了一点光。我真的很喜欢这儿的同学们和老师们、喜欢这儿的活动和课程、喜欢可爱社员们(沙雕朋友情应该是最难忘的)。
我最喜欢的四个老师Mr.Lai, Ms.Jeon, Ms.Shannon和Mr.Gillespie给我的帮助也特别多。特别是Mr.Lai,他是一位很有温度的老师,会用轻松快乐的方式让每个同学爱上他的课,也会用玩笑的方式教我们一些哲理。他临毕业给我了一句话,特别感动: “Being normal is not fun, be your inner weirdo.”
以前总是不想上学,枫华却常常让我不想放假。令人怀念的故事实在是太多了,三言两语难以总结,写了几句短句拼凑出零碎的校园记忆在下图。感谢中加枫华和遇到的所有人,这三年对我来说已经趋于完美了。祝学弟学妹一切顺利,在学校收获满满。
从专访中能感觉到,章苏文是个特别感性、重感情的女孩,愿这位怀揣着感恩之心的文艺少女,前途坦荡,自信地奔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