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下午2点,上海最美书店之新华书店光的空间迎来了两位主讲嘉宾:沪上国际学校新贵——上海融育学校的学术校长David A. Medina和校长王普。在世界现代建筑大师安藤忠雄设计的上海“光的空间”里,30多位关心教育的家长们聆听了融育校长关于“建设孩子的幸福人生,为未来做好准备”的精彩演讲。
这是光的空间倾力打造的文化栏目——知本·教育校长论坛的第一场,上海融育学校两位校长分别从自己的角度解读了对未来教育和为幸福人生做好准备的思考,现场观众反应热烈。
2017年,上海融育学校这所以管理严格著称的国际高中正式成立,它倡行“成长导向、严格管理、理想教育和融合课程”,在上海一众国际学校中脱颖而出。作为学校的掌舵人,校长王普及学术校长David A. Medina始终关注教育在孩子未来发展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来自美国的David校长是一名金融学博士,曾任摩根大通的投资副总裁。他是一位热爱中国文化的教育实践者,放弃了金融界的高位毅然投身教育,至今已在中国国际教育界耕耘了近十年。
David校长孜孜不倦地学习中国文化,他认为中国已然从传统体制中转变,城市化和制造业的发展创造了个人财富和中产阶级,人们的个人权利和自由意识逐渐彰显。然而人口过剩、资源不足、污染和人际关系淡漠成为发展的伴生问题。
David校长认为,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其作用在于保持文化价值观、为未来做好准备以及预见到变化。教育能教会人们相互尊重,以传统为荣不妄自菲薄,同时能将自己独特的文化带至国外。培养孩子批判性思维,努力实现强有力的价值观,以本土视角培养出世界领袖,这些将能通过教育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为未来做好指引和准备。
上海的家长们不但关心教育,本身也有相当高的文化素养,David校长演讲结束,家长们在提问环节与他探讨中印教育的差异以及孩子们如何在未来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
David校长坦言,在他小时候,美国人对中国的了解非常少,这些年中国的发展一日千里,在非洲等地区承担起一个大国的责任,对此,David校长非常欣赏。他表示中印之间有很多不同,相较之下,中国的教育程度更高,更加的开放和包容,他对中国的未来前景充满信心。
与有国际化背景的David校长不同,上海融育学校的校长王普先生是一位本土成长起来的教育专家。他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30岁不到即是河北省最年轻的语文学科带头人。在中国的国际教育界耕耘了近20年,王普校长更愿意结合接受国际教育的家长和孩子们的实际情况,围绕着建设幸福人生的目标,讨论选择国际学校的五个要点和课程发展的未来趋势。
王普校长始终认为,孩子成长为具有这八个特质的人将是真正幸福的:“秉承快乐天性,人格健全高尚,体态健康美好,心胸豁达开放,科学素养全面,人文底蕴丰厚,理想责任担当。”
现场的观众对于这两场新颖的国际教育演讲反应热烈,在对话环节纷纷与校长们探讨教育的本质和孩子的未来发展。
王普校长语文老师出身,学识丰富,口才了得。他表示,上海的家长可能是中国最焦虑的一群家长,但孩子的教育是一项关系终身的重要的事业,家长们应当放平心态,和学校一起,关注孩子成长为一个健康、积极、对社会有益、拥有自己成就的引领社会发展的人才,而不能罔顾孩子的身心健康,用填鸭式的应试教育破坏了孩子的兴趣和进取心。
王校长始终坚持以成长导向取代升学导向,在上海融育学校,只要严格管理,尊重规则,重视师资和教学,把着眼点真正放到孩子的成长上,那么升入优秀的国外高校将是水到渠成的结果。对此,王校长充满信心。
此次光的空间活动由沪上第一大文化国企新华发行集团主办,在新华书店这个文化气息浓厚的空间讨论教育,两位校长还为现场嘉宾推荐了书籍。
David校长主要面向青少年,推荐了《记忆传授人(The Giver)》、《小妇人(Little Women)》和《红色羊齿草的故乡(Where the Red Fern Grows)》三本书。从David校长推荐书目可以看出,他所看重的是一个人身上的责任和勇气以及对家庭价值的维护。
王普校长的荐书更具专业特色,语文教师出身的他为观众推荐了《宋词简史》和《我们太缺一门叫生命的学问》两本书。王校长看重这些书籍所反映出的家国情怀、文人雅趣、对传统文化的新视角解读以及个人阅读后的心灵成长。
演讲结束后,家长们意犹未尽,他们找到两位校长进行一对一的沟通,上海的家长们英语了得,与David校长沟通无障碍,他们就孩子们的社会责任感、升学等相关话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这个下午,在新华书店光的空间,报名听讲的家长们获益匪浅。
上海融育学校两位校长兼具传统和现代的教育理念,从人本身出发,在实践中将教育理念贯彻到位。教育是一项长远重大的工程,融育校长们的努力成果将会在孩子们身上显现。相信他们将会是一群幸福的人,一群能引领未来社会发展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