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世辉:坚定内心的选择,换来如今的值得
时间: 2020-06-17 来源: 上海领科
分享到:

他是领科首届IB毕业班Kevin(周世辉)同学。现在收到美国的里士满大学、贡萨加大学、巴布森学院和加拿大的麦吉尔大学等6offer。在IB的两年学习生涯中,他创办了Thesis Study Club的社团、心理社和教外教老师说中文的中文课堂。

 

拥有了我想要的中学体验

我在进入领科之前的想法是先在国内读一年,然后去美国读高中。但后来我的想法发生了改变——在国内完成高中学业,申请大学。

当初想要去美国读高中,是因为我想要体验和体制内不一样的教学模式和校园生活。我希望学校里有多样的活动和自由安排的课余时间以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提升自己的长处,因为我觉得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和挖掘每个学生的可能性。在领科读完两年的IGCSE后,学校开设了IB课程,它的培养目标完全符合我的需求。因此,决定不出国读高中而是留下来读IB,很庆幸当初做了这样的决定,也很幸运学校在我面临选择的时候开设了IB课程。在这里,有丰富的社团活动,有专业且热情的老师,有志趣相投的同学伙伴……

IB课程的初始阶段学习是比较轻松的,课上内容不深,课后作业不多。但是越学到后面越难,要做的事情也逐渐多起来。我们要上3门高级水平课程和3门标准水平课程,要学习比较难的TOK(知识论)和完成CAS(活动),还要完成一篇4000字的拓展性论文,而且每门学科都有各自的要求。比如说中文课,当我们学习了一个新话题,它会要求做课堂展示,把你的理解演绎出来,可以用各种形式,如‍‍讲相声,演话剧,‍‍模仿秀等;再比如说经济课,是需要找到一篇一年内的符合所学章节主题的新闻进行分析;商务课是需要自己联系一家真实的公司,分析这个公司所存在的一个问题。尽管IB课程内容多,但生活和内心都很充实,而且能力就在这方方面面得到了提升。

 

思维转变收获和睦家庭关系

我觉得在这两年IB学习中,我妈经常说:儿子变了很多,当初让他选择IB真的非常正确。在她反复说这些话之后,我会想这两年到底让我产生了哪些变化。

我想首先是交流方式的变化。就拿家庭关系来说,在我们青春期阶段,和父母之间多少会存在着隔阂和代沟,常常因为一些琐事而吵架。自从我上了IB课程后,我妈却说,‍‍我变得和以前不一样了,不会像以前那样不耐烦和没耐心,而变得愿意去包容她,也理解与她之间的差异。

回头想想这两年和她的相处,我的确是带着耐心和包容地在听她说,以及愿意在她面前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她交流沟通,而不是让她乱着急。以前我是非常不擅长表达自己,总是一个人闷着,等着别人来理解我。但是读了IB课程之后,我就渐渐知道很多事情你不说,别人是不知道的。重点是我很庆幸自己遇见了一位很好的班主任Miranda。她会经常找我们谈话,尤其在她观察到我们状态或者精神不好的时候,她就说我们聊聊吧。她会在下课之后,把我们带到办公室,营造一个轻松舒服安静的聊天环境,在不知不觉的聊天中学会了表达和倾诉。由于开始我很抗拒交流,Miranda在和我交流的时候,会不断给我好的反馈,让我觉得原来交流可以产生这么大的愉悦感和幸福感。

其次是心态的变化。读了IB之后,我的心态变得积极乐观了。‍‍初中阶段给我留下了一些不好的回忆,导致我变得非常压抑。一旦压抑就容易悲观和极端,然后开始恶性循环。但由于在领科IB班,很幸运地遇见了耐心的班主任、专业的老师、友好的同学以及全人的课程,在这样一个‍‍积极向上的环境中,我觉得只要一个学生愿意去‍‍接受这一切,愿意积极地参与和融入进这个课程和环境,很难不变好,‍‍而我只是其中一员。当沉浸在这样好的环境中,改变就自然而然地发生了。如我以前遇到事情,第一时间想的都是负面影响,然后越想越悲观,现在我会先想它的正面,心理上也更愿意看到事情往好的结果发展。同时,我也变得更乐于社交,在社交中就会减少不必要的独处,也会在社交中积累很多快乐的回忆。如果心里快乐的份量增多,心态就会变得积极乐观,那么生活行为习惯也会发生好的改变。

其实这些变化都是源于思维的转变。我妈就常说我现在思考问题更加全面了,在我变好的同时,也促使她在变好。她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我会在她犹豫不决的时候,帮她分析问题,提供她不同的思考角度。就拿促使我们关系发生根本性改变的一次谈话来说。当她看到我改变之后,她说想去外面上课——教人如何交流和认识人的性格。但由于这个课价格很贵,因此,她内心产生了犹豫。当她和我谈起此事的时,我说,钱只是身外之物,‍‍这件事情到底要不要去做,应该是你认为它会不会对你有用,‍‍你认为它对你有用,那你就应该去做,而钱不应该成为你的束缚,因为这些钱是你能承受的。听完我的分析后,她就决定去上课了。之后我们一个学IB,一个学关系课程。我们俩渐渐都在发生改变,‍‍尽管刚开始的时候还是以吵为主,但在一次次的交流后,‍‍变成现在就算彼此意见不合,我们两个人也愿意坐下来交谈和辩论。我们都学会了求同存异,用伤脑筋的辩论取代了伤害感情的吵架, 在争论中我们越来越了解彼此,甚至常常会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创办中文社学会了反思与责任

我的思维转变最主要是在IB课程中学会了反思。IB课程都要求学生在方方面面都能够体现出反思性的思维。比如,做活动要写反思的感想。一旦有了反思性思维,就会帮助我们成长为一个更全面的人。而成长又是源于真实互动中的点滴积累。一旦没有这样的互动,学习就会变得很枯燥,效率就会随之降低,那么成长就更无从谈起了。最近的网络教学就是如此,虽然开始觉得这种形式新鲜有趣,可是过了新鲜感,就很难集中精神了,没有在真实教室上课那么投入。

在学校教室里,和老师同学们处在一个同空间里,能非常直观地感受到彼此的互动,尤其是我们IB活动的互动感非常强。如,IB课程设置中有个CAS的必修内容,是要求我们完成一系列活动项目。这些项目要求是非常高的,不是简简单单完成任务,而是要满足活动的每一项要求。比如说,需要在IB课程网站上填写为什么要这个项目做这个项目的目的是什么项目每个阶段内容是什么以及做项目中每次活动之后你的感受是什么等内容。就拿我来说,我想做一些自己喜欢并且觉得有意义的活动。在选择活动项目之初,经历了漫长的思考过程,这就培养了我凡事都要再三思考而后行的思维习惯。后来,我们和同学一起头脑风暴,老师也会专门给我们意见和指导。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想出了很多有意思的活动,很多兴趣被激发,就想把头脑中的这些想法实施起来。在之后的活动实践中,越做越有意思,越有意思就越投入,尽管有些活动以失败而告终,但从中得到了很多意想不到的收获。如,我变得包容和理解他人,配合度和积极性也变高了,以及在每次写活动反思中,学会了反思和总结。

在我做的许多活动项目中,成长最多的是我花的时间最长和心思最久的中文社。一次社团会议中,活动老师说学校的语言社团比较少,同学们如果有兴趣可以创办。在老师的启发下,我就想创办一个中文社团,帮助外教老师提高中文水平。于是,开始在班上寻找有同样想法的同学一起规划筹备、设计调查问卷和社团招新。从萌发想法到首次开课,我们整整用了一个月的时间。这中间最有难度的是设计调查问卷,因为我们要统计有多少老师对这个活动有兴趣。如果老师没有多大兴趣参加,那么创办这个社团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可是要设计什么样的问卷调查表才能够反映这个问题,这是很考验我们的思维。经过一轮一轮的苏格拉底式提问,最终明白这个问卷调查表的问题需要围绕着三个维度来设计:老师学习中文的目的、当前中文水平和愿意花在中文学习的时间。创办社团的最后一个环节就是社团招新,为了能让这个项目持续下去,我们需要招纳是富于热情、语文成绩好以及课余时间自由度高的社员。

在中文社活动中收获了很多惊喜与成长。首先,给老师上课就是一个非常奇妙的体验,因为一直站在讲台上给我们上课的老师,突然坐在我面前听我讲课,这种感觉很难用短短几句话去描述。其次,在课堂上,外教老师会经常问为什么,很乐于探究,以及他们专注的态度和提问题的角度,给了我很多启发,其中最大的启发就是学会‍‍思考、反思和‍‍提问。因为我发现‍‍自己在这方面做的还不够,我上课的时候也应该更多去思考为什么,而不是单单听老师在说什么。一旦多了思考,带来的结果可能就完全不一样。最后,就是带着这些启发,会反思到这堂课我哪里做的还不够好,下次应该做什么。比如说,中文是我们的母语,所以我们真的是百姓日用而不知,从来不去思考为什么,但外教老师就会问一些语法、词根的问题,如句子中的”“这些语气助词的区别,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运用,为什么要那么用等之类的问题。其实,这些问题我也没有认真思考过,为了能解答他们的问题,就必须重新学习中文语法。这个一边学习一边当老师的过程,不仅增加了很多中文知识也提高了责任心。

 

“2020年是个不寻常的一年,甚至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个很黑暗的一年。在这个时候,我会不断告诫自己,要做个知足的人。当你在抱怨自己没有鞋子穿的时候,要抬头看看那些没有双脚的人。当你坐在舒适的家里上网课的时候,抬头看看窗外那些和自己同龄人已经在为生活而奔波了。我会带着这两年IB给我的快乐经历继续成长。

在领科四年,周世辉同学在经历中成熟、在快乐中自信、在反思中进步,相信爱思考的他未来一定会精彩无限!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