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凯师国际高中中国夏校第二周的周末,学生们来到美丽的崇明岛,进行了以“海岛潮间带底栖生物的探究学习”为主题的活动。相较于上周体能活动的“动”,这次我们“静”享生命的真谛。
早晨起来,刚刚下过雨的院子里传来花椒的清晰香气,橘子花盛开在桥头,新鲜的水蜜桃要亲手去摘。
农田水塘的小龙虾与泥鳅,芦苇丛边的白鹭与鸭子,田野中的玉米、空心菜和茄子,在雨声中听见了牛蛙的鸣叫。
下车后走在盛开着波斯菊和牵牛花的樟树小路,我们一位学生感叹说:“风好舒服啊,让我想起了老家。”
诗经《魏风》有言:
十亩之间兮,桑者闲闲兮。行与子还兮。
十亩之外兮,桑者泄泄兮。行与子逝兮。
“十亩之间”,意为城市之外的农田乡野。有趣的是,诗歌所描写的欢快景象是采摘桑叶后的返程路途。悠闲的心情,是留给收获的喜悦。
戏剧化的对白反复出现在前往农场的途中。对于这些14、15岁的孩子来说,日均一万多步的体验大概少之又少。
可是,你总有一天要走出保护伞,离开去看看更加广阔、也更加多变的世界,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波三折,那时候想要退回到哪里去呢?
“在一片很大很大的桑园里,年轻的人们采桑多悠闲,一起唱着歌儿走回家。”钻进玉米地里,身形被一片绿色掩映,像是绿野仙踪和童话王国里的爱丽丝。深邃而典雅的紫色,摘下一根弯弯的茄子,脑海里已经浮现出它变成餐盘中的红烧茄子的模样。新鲜翠绿的空心菜,与衣摆在风中飞舞。
人们常说,当一个人走向成熟时,也意味着他开始回归童年。从农场到餐桌的食育,一位男生开始渐渐回忆起过去学农的经历,在老家柴米油盐的生活......
雨过天晴的第二天,去到崇明岛北岸的海堤。
今天,往大城市去、往国外去很容易,但往乡村去却很难。人人都知道、都可以轻松去到的城市与景点,既不有趣也不酷,就像走在街上遇到撞衫总是一件尴尬的事情。
法国艺术家科克托说:“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郤,忽然而已。”我们的生活飞快,像急促打出手中的牌、没有想好就匆忙发言的狼人杀,脑海空空就在画纸上涂抹的信马由缰。
所以,滩涂、海堤、芦苇荡,去找那些地图上少有人走却又趣意盎然的无名小路,去给岩石缝里的小螃蟹起名字,去看见影视纪录中才会出现的潮起潮落,然后把它们都变成灵感与创意。
华东师范大学的安博士给学生们主讲了潮间带生物观察,海鸟、螃蟹、虾、贝壳、泥土、漫生的芦苇……一条没有路牌的路上,也可以有自成一片小世界的生态圈。
潮间带,是海浪的水滴所能抵达的陆地范围。
“海洋是地球生命的发源地”,这句所有人都耳熟能详的话背后,是生物祖先从一个微小的细胞开始发育、从海洋走向陆地的历史与文明。
中世纪的欧洲探险家们为了寻找传说中的黄金之城,从狭窄的陆地港口驶向更加广阔而蔚蓝的海平线;1674年,荷兰的列文虎克最先发现海洋原生动物;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在《动物志》中记载了170多种海洋生物……
在潮涨潮落之间,小螃蟹、招潮蟹、跳跳鱼、各色花纹的小蜘蛛在沙层中出没,小洞穴与爬行的痕迹与砂石砾交错得像是微缩版的迷宫,草丛里有青绿的蚱蜢跳动。
“生活即教育,行旅即学习。”学习不能只找自己喜欢的,这句话是对的;学习要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向和领域,这句话也是对的。所以人生里每一个行走的步伐都是在认识另外一种生活,进入另外一种知识结构,然后继续前进。
村上春树曾在他的书中写过:旅行,就是要去自己不知道的地方。如果在出发之前就已经知道了会发生什么,不就太过乏味了吗?
去感受那些日常生活里不曾有的风、林、物,哪怕以后不会再有机会接触,也会在某个烦闷困顿的时刻想起那种新鲜惊奇的感觉。
隐居在田园中、亲手触摸泥土耕种劳作,在人类的历史中曾被中国古代的逸者隐士和西方的中世纪庄园领主都当成一种生活的气度、追求和荣耀,时至今日也有极简主义、禅道、自然主义蔚为风尚。
“种菜、种花,不仅是为了拿出去卖或者观赏消遣,而是这些本身就是生活嘛,吃得饱吃得健康,就是最简单的人间烟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