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德学院录取:听从我心,无问西东
时间: 2020-08-12 来源: 上海市平和双语学校
分享到:

我校2020届毕业生徐凌舟同学在ED2阶段收到了来自她心仪的学校——明德学院(Middlebury College, U.S.News美国文理学院排名7)给她的Offer。徐凌舟同学是一个爱笑善良的女孩,建立了V-Note志愿者团队,致力于视障群体的音乐学习。她亦是一个热爱艺术,留意生活中点滴的女孩,她镜头下的世界总是能给人带来惊喜。下面让我们一起跟随者徐凌舟同学的脚步来看一下她的那些故事吧。


大家好,我是徐凌舟,在ED2阶段被明德学院录取。


在还未进入申请季前,我对它的印象并不美好,从学长学姐口中听到的关键词无非是睡眠缺失”, “压力爆表自我怀疑。而当ED的锣鼓真的在我耳边敲响时,我也确实亲历了其中的每一项。只是,浪潮过后,我发现自己面对它们的心情也不全然是迷茫挣扎,反倒是收获了意料之外的自省和平静。


初中时的我,深信乔布斯在演讲中所说的“You’ve got to find what you love”, since "the only way to do great work is to love what you do”. 因此我会在应试课业之外做些新鲜的尝试,比如去云南苍山科考,或找时间参加摄影比赛。然而,一次网上聊天,让我发现了一项值得自己投入多年的事情。我和这位网友时常畅谈音乐,仿佛认识很久的好友。而后来,我却得知他是一位盲人。这是我第一次遇到视障者,此前,我对这个群体的印象几乎空白,而更出乎我意料的是,他侃侃而谈的乐器,是他花多出常人几倍的努力才学成的。他告诉我,由于视障学生们无法看见普通的印刷乐谱,很长时间以来,他只能依赖老师一遍遍的口头的播报,获取乐谱信息。


鲜少有社会组织或是商业组织关注到视障者的乐器学习。我将这个社会缺口,视作了一个我能出一份力的机会,希望让这些与我同龄的视障学生们也能同样享受音乐的乐趣。


因此,我设计了一个模拟琴盒,以帮助想初学钢琴、但苦于没有老师教授的视障学生。琴盒可以用听、触觉的方式引导他们记忆琴键方位、指法、和基础琴谱。后来,这个设计获得了那年创新大赛的奖项,可是,当我把琴盒真正拿给盲校师生使用时,他们却告诉我,相比学习某一种乐器,面向所有乐器的乐谱缺失才是他们最大的困难

 

 


为了了解视障学生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我在课余时间前往盲校旁听乐队排练,并与民乐团的老师学生进行细致的采访。终于,我了解到,由于印刷盲文乐谱的成本高,盲生很难获取,而一旦脱离老师的口头播报,他们就无法自己学习感兴趣的曲子。为了填补这个空缺,提供视障学生更多的乐谱资源,在几经摸索后,我建立了V-Note志愿者团队,召集了来自上海各高中和德国、美国的留学生志愿者。我们会收集盲校学生和老师们想要的曲子,将这些乐谱转换、加工录制成唱谱的音频形式,在线共享给盲校师生。至今,我们的乐曲库中积累了150余首中外乐器的音频曲谱,帮助了上海、贵州、河北的约60名视障学生学习乐器。他们想学任何曲目,都不用再担心找不到资源。有视障学生告诉我,有了我们的支持后,他终于可以更随心地探索想学的乐器。


项目的过程不可能一帆风顺,成果的背后有许多的失败和失望,比如我和同伴尝试数月的技术路径悉数作废、万字的分析报告付诸东流、比如有些人对于项目的不看好。而一开始,我在搭建志愿者团队时,也只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因为我觉得没有同学会愿意为素未谋面的视障学生奉献这么多时间精力。可是,当我真正开始号召身边的同学时,却被他们的志愿的热情和积极性所惊讶。而当我听到帮助过的视障者向我们表达的真诚感激时,我便更坚信了这个项目的意义。虽然为了坚持这个项目,我需要在课业和申请之余分出大把时间,也受到过质疑,我仍旧庆幸自己选择了在这个试错成本最低的年龄,莽撞地尝试,投入到一个前景并不明朗的项目中。因为,有一群高中生能不求回报地为另一个群体奉献,这个行为本身,也能向周围传递出positive message。在我眼里,能给社会带来小小的实际改变,就是我高中阶段足够有意义的收获。


当我和更多视障者成为朋友后,我渐渐发现,我们对视障学生的刻板印象或是空白印象,都是由于沟通桥梁的缺失。因此,我和伙伴们当了一回筑桥工,组建了明眼同学和视障学生的线上英语角,并邀请他们参加学校音乐会并演出。我还和Allen(启发我项目的网友)一同撰写了一份社会调研论文,研究全国范围内的视障学生如何使用信息无障碍技术满足教育需求,以及如何更好地发掘信息无障碍技术的潜力来促进他们的社会融合。在收集各方观点时,我主动采访到了各类社会组织的人士,同时对社会组织的工作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除了这些正事,我会在闲暇时画画、弹古琴,而我最为珍视的一个爱好,就是摄影。可能是源自我对各种人的好奇,我喜欢带着相机走在热闹的街头、古村落、异国小镇,隐匿在人群中,用镜头捕捉陌生人不经意流露的瞬间。这些时间碎片往往能传达画面之外的故事。


在高一,我成立了一个摄影社团,带着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探访上海的神奇角落,包括广富林遗迹、城中村、历史保护建筑等。其中,我常常带社团去拍摄天马乡。这座起于宋代的乡镇,将在同年被拆除,居住其中的本土村民和外来务工人员,也都会移居。我们用相机记录下了新老村民们处于这一转折点时的生活片段,记录下他们在这个村庄最后的影像。 


我拍摄的天马乡


社团摄影展


在摄影时,我将人作为观察对象,记录、挖掘他们的每一瞬间,这让我进一步对人类这个议题感兴趣。而社会公益的经历和天马乡的见闻让我更想要改善human condition。因此,在学术方面,我渐渐聚焦到了社会学、政治科学和人类学。夏校就是我进一步坚定和拓宽学科兴趣的中转站。


初三时,我参加了Philips Exeter夏校,并体验了他们著名的圆桌课堂。我和来自不同文化、宗教背景的学生围坐在桌旁,在教授的引导下讨论宗教、心理学、文学的话题。这些多元的思维碰撞,让我向往在大学阶段也能获得类似seminar的教学体验。而到了高二参加耶鲁夏校,我希望进一步确定自己对社会学的兴趣, 便选修了社会学理论基础,还出于好奇选了自己从未接触的古典神话学。这两门硬核人文课让我的夏天十分难忘:一方面,我迷上了古希腊罗马的文化,也领略了马克思尼采马克思韦伯的魅力,另一方面,我喜提两次重感冒和下降的体重。总之,夏校使我对之后在美国学文科有了心理预期,下决心要强身健体。更重要的是,我对于自己学科偏好,有了更清晰的认知。比如,虽然我喜欢将复杂理论抽丝剥茧、理解透彻的成就感,可我更希望学到real world application层面的内容。坚定原本的兴趣、或是发现更适合自己的兴趣,我想这就是我参加大学夏校的收获。



夏校愉悦程度的直观体现


V-Note志愿团队和摄影的经历后来都成为了我主文书和面试宝贵的素材。我渐渐意识到,文书写作和面试时的叙述中最打动人的不是这些活动的成果,而是语言中流露出的真诚,因为文书的本质是与人沟通,面试更是一场human interaction。怀抱真心去做的事,是能在文字和交谈中被对方所感知的。而我在选校时的一波三折,似乎也是一个探索自我的历程。最初我就想去文理,可后来我又为了real world interaction ED1了布朗,被拒后,我重新查阅了各个文理学院的网站,被他们的理念再次吸引,最后以想学得开心、过得开心的标准选择了ED2 Middlebury College。我想,能被明德录取,一方面可能是我真的与它气味相投,一方面是我展示出了对它的真诚。虽然我没有访校实属失策,却通过充分的面试准备弥补了。


回顾从初中到现在步入大学,我必须承认,自己仍是迷茫的。因为我仍不确定自己一定会读什么专业,想从事什么职业,更别提找到一个信仰般的Passion。只是我学会了接受这种不确定的状态,并清楚知道,我接下来要做哪些尝试。我庆幸文理教育给了我尝试的空间。在我看来,文理教育,就是为自己储备更多的lens,在批判性的思考中,揭开世界的一层层面纱,拓宽理解这个世界的边界,从而接近真实。


以一个明德学院特色的类比来结尾,就像一座高耸入云的雪山,山顶可能只有一个,可通往它的路却会有无数条,有的已经被人走过,有的还未被开发。而我相信,我跟随内心所尝试的经历、学的知识,这些看似散落的点,都会在未来的某一天 ,连接成一条独属于我的通往山顶的路。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