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点山西古建筑研学之行 (七)
时间: 2020-08-10 来源: 上海市民办文绮中学—美国蓝带汇点实验班
分享到:

清早从睡梦中醒来,脑中满是心念已久的飞云楼,快速打理好自己后,我坐上了驶向飞云楼的大巴车。

 

途中渐起阴云,不多时,小雨便无声地撒在窗前,又是一阵,雨声逐渐清晰,豆大的水珠噼里啪啦的拍在玻璃上,上演着欢快的乐章,窗前逐渐漫起朵朵白雾,想起昨日雨中邂逅王家大院,看着雨如万条银丝从天上飘下来,在屋檐落下一排排水滴,如串起的珠帘。心中不禁忧虑起今日的天气,却不久便陷入了睡梦之中。

 


醒来已抵达目的地,高耸威严的飞云楼霎时映入眼帘,民谚有万荣有个飞云楼,半截插在云里头当地人常用此句形容飞云楼的高大,而它楼体高达23.19米,被誉为中华第一木楼,也与应县木塔并称为:南楼北塔。飞云楼的建筑结构和造型属于明清遗风,楼身平面呈方形,明三暗五层,为十字歇山顶。底层为正方形,中央四根各高15.45米的通柱直达楼顶,支撑楼体,四周32根木柱构成棋盘式。面宽进深各五间,面积共570多平方米。

 

除此外,飞云楼最大的特点便是它的主体结构未使用一根钉子,为纯木质榫卯结构。飞云楼还有着别样的精致,只见全楼斗拱密布,排列有序且玲珑精巧,据悉其斗拱数量高达345组,斗拱的前段增加卷云,而耍头造型也多种多样:蜻蜓、蚂蚱、龙、大象等等,因飞云楼始建年代不详,通过斗拱变成装饰作用而并非承重的特点,熊猫老师大胆猜测飞云楼不可能早于明朝,明朝之前建筑中斗拱多用于承重,而明朝之后人们的装饰意识开始迅速发展,斗拱逐渐开始用于修饰建筑,使其更加美观。

 


进入内部,我们会发现飞云楼运用移柱于建筑的方法使内部更加开阔,除去后期增加的柱子,第一层共有32根木柱,有心人会发现有些柱子下方有个被挖空的小口,在此熊猫老师为我们讲解,未被替换的柱子底部有略小洞口,能够猜测工匠在修时已经发现了此地带降雨量多,因此为让柱子底部不易腐烂,便在柱子下方挖出小口,若木柱潮湿,可使其更易风干。

 


飞云楼的飞檐极具特色,每个掾翼角起翘,全楼翘掾翼角共有32个每个翘角尖山花向前,下用穿插枋和斜材挑承。不禁使人想起如鸟斯革,如翚斯飞,出自于《诗经·小雅——斯干》,形容它如鸟翼般的飞檐,仿佛下一秒便能展翅而飞。每当天气晴朗时,白云缠绕楼身,奇丽的楼阁似与云彩一起飘动,因此人们将它称为飞云楼

 


飞云楼体现了我国木结构建筑的发展历程,这座高楼不但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同时也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历史价值,也在此感谢知识渊博的熊猫老师对飞云楼以及其他建筑的耐心讲解,使我拓展了对建筑学的知识,让我受益匪浅。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