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上实剑桥人的一封信:我的“疫情观”
时间: 2020-02-24 来源: 袁光明
分享到:

亲爱的上实剑桥老师、同学、家长们:

 

相信大家现在最为关注的是:疫情何时能结束?我们何时能返校?

是的,我也和你们一样,每天都在关注上述情况的进展。

然而,这是我们上实剑桥人自身所不能主宰和控制的。

任何时候,我们所能主宰和控制的,只有我们自己。

我想到了历史上两位被疫情“成就”的伟人。

1830年秋天,因为碰上霍乱爆发,交通阻隔,一位文学青年被迫在一个村子里待了3个月。

因为无事可做,他在这段时间里创作了6部中篇小说,27首抒情诗,还有著名的戏剧《叶甫盖尼·奥涅金》,奠定了他在俄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后来,这件事情被称作“波尔金诺之秋”,成为作家丰收时期的代名词。

他的名字叫:普希金。

把时间再往前推几百年,在1665年的伦敦,一个年轻人同样因为疫情休起了长假,同样“停课不停学”。

在这段期间,他做出的研究成果:发明微积分、计算万有引力、开启光学,直到今天还在影响人类对数学、力学、光学的认知。

这个年轻人,名叫艾萨克·牛顿,这一年他23岁。

老子说:祸兮,福之所倚。

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我们需要这种乐观辩证主义精神。

当灾难不能回避时,就把灾难当作弹簧压力吧。要让灾难知道:作用力有多大,反弹力就有多强。

到目前为止,上实剑桥很好地经受了本次疫情的考验:

大年初三,校长室即形成了网课教学的决议;

大年初七,教务处加班加点完成了网课课表;

在原定的开学日,线上课堂如期开学。

事实证明,面对疫情,上实剑桥是反应最快、执行最迅速的沪上国际高中。

我们知道:疫情,是上实剑桥进一步夯实学校竞争力的一次重要契机。

既然是契机,就要抓住、抓牢。

这个道理,对老师、同学们同样适用。

任何时候,我们只要比别人早行一步、多做一点,少一分懈怠、多一分坚韧,未来,我们的成就会更加丰厚,我们的offer会更为闪亮。

尤其在这个非常时期,在这种曾经成就普希金、牛顿的疫情时期。

让所谓的“至暗时刻”,为我们的光荣与梦想镀上坚韧的成色。

不要忘记:所有的事情,到最后都会变成好事。如果还不是,那说明还没有到最后!

让我们相会在更为灿烂的“春天”!!!

 

校长:袁光明

2020224

热门标签